栏目导航
“新和”新景新气象
来源:米乐mile官网 发布时间:2025-03-27 06:00:23
驱车来到新绛县三泉镇新和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平坦大道、灰白相间的民居小院、红绳挂满枝头的百年古槐以及趣味横生的生态农业体验园,一幅安宁祥和的和美乡村画卷徐徐铺开……从荒滩沟到垂钓场,从田间碧绿到茶厂飘香,从农业发展兴村到文商融合强村,处处展现着新和村在新时代党建引领下的华丽蜕变。
近些年,新和村先后获得山西省“平安家庭”示范村、山西省文明村、山西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等荣誉称号。1月9日,记者走进新和村,切身感受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和样板”。
寒冬腊月,冷风袭人。走进新和村村民文新亮的家里,立刻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暖意。
“这几年村里通了大暖,屋里暖和多了,就连储物间都有热乎劲。”文新亮介绍。
在农村,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统一取暖成为影响村民幸福感的难题之一。新和村率先推进的暖气进村工作,既是探索,也是突破。
“原先,村民靠烧煤取暖。2018年,我们利用村子附近公司制作的余热为村民供暖,按照每平方米10元钱的标准收费。粗略计算,每户居民每年的平均取暖费在1000元左右,既为村民节省了取暖支出,也减少了环境污染。”新和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梁怀明介绍。
农村人居环境改造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老问题解决了,新问题又来了。村民家中安上了水冲式厕所,污水要往哪里排?
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挑战,新和村边学边改,陆续推进了雨污分离、污水管网改造等工作。
在村“两委”干部的探索尝试下,新和村实现了道路硬化、雨污分离、三线入地、厕所改造……农村渐渐有了“城市样”。
如今,新和村长庆居民组主街的线缆全部入地,空中纠缠的“蜘蛛网”一去不复返;完成了1.7万米污水管网改造和1800米雨水管网改造;改造户厕442户,85%的农户实现户厕无害化,长庆居民组160户居民率先完成水冲厕改造。
硬件设施完善的同时,新和村坚持规划引领、查缺补漏,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前些年,有村民反映村内没有健身场地,村“两委”干部克服重重困难,打造了一个健身广场,并配备了健身器材。此外,新和村还建立了日间照料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便民服务中心等,不断满足村民日渐增长的生活需求。
村容村貌持续改善,村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现在,我们村里人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村民们笑着说。
1月6日,新和村党总支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村“两委”干部、在村党员、村民代表就村内事务进行讨论。会上,大家表示,今年将完成村民关心的小街小巷道路硬化、管道排水等工作,实现村容村貌再提升。
“为乡村谋出路,关键是看发展什么产业,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说起新和村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思路,梁怀明感触颇深。
新和村是新绛县有名的产业强村。最出名的产品便是由村党总支牵头成立的润庆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生产的“润庆乡韵”叶类代用茶。
上午11时,合作社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机器,一个个印有新年祝福图案的成品纸杯陆续生产完成。
“生产印刷纸杯只是做出叶类代用茶的第一步。在分装车间,我们会运用专业化的隐茶杯加工设施,将定量的茶叶注入定制的茶杯内,再在茶叶上固定一层薄膜。这样,一个直接倒上开水就能喝茶的杯子就诞生了。”梁怀明介绍。
新和村具有中药材产业种植优势,如何延伸中药材产业链,将产品效益最大化,是梁怀明始终思考的问题。
前些年,在外考察的梁怀明了解到叶类代用茶这一产品,可以与本村生产的部分中药材枝叶来加工。随即,他便多次往返浙江等地当地考验查证,并引进加工设备。
目前,新和村已经探索形成了“党总支+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并对全村中药材种植进行统一规划,形成种植、回收、加工、销售“一条龙”全产业链发展格局,走出了特色代用茶产业发展新路。据悉,新和村种植中药材600余亩,亩平均收入由过去的1500元提高至2500元。
此外,新和村还鼓励村民线上销售本村生产的叶类代用茶,既能增加村民个人收入,还能发展村集体产业,一举两得。
新和村距离新绛县城较近,每年农历二月初五举办的“古槐文化节”不仅是三泉镇的一大盛事,也吸引本县乃至周边县居民前来参加。
新和村立足这一优势,整合村内优势资源,积极打造以种植、采摘、观赏、研学等为一体的生态农业体验园,大力推进文商融合,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7万元。
“我们将流转的50余亩土地进行划分,吸引游客体验种植的乐趣,体验园的对面就是儿童游乐园,能够完全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梁怀明表示,现在,有的村民已经嗅到产业高质量发展商机,带头修建民宿。建成后,既可以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还能带动村民发展庭院经济,助推村集体产业再升级。
说起新和村下一步的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梁怀明又有了新想法。“2023年,我们流转了1000亩土地用于种植艾草,生产艾草制品,产品推向市场后一抢而光。2024年,我们在村内建设了艾草加工中心。2025年,我们将全力发展艾草产业,生产艾草贴、足浴包等产品,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5万元,并增加50个就业岗位。”提起新产业,他信心满怀。
每个月的第一个周一,是新和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的日子,也是村民共商村务的时间。
“2024年,咱们村在人居环境整改治理、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有不足。今天,我们邀请村民代表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共同商议2025年全村发展目标。”1月6日,主题党日活动结束后,村“两委”干部、在村党员、村民代表齐聚党群活动中心,共谋发展大计。
“巷道路面硬化、亮化、美化工作再提升”“村内产业承包工作继续推进”“春节期间的文化活动要提前谋划”“大力引进乡村人才”……会上,大家立足发展实际,聚焦发展目标,各抒己见,新和村发展蓝图渐渐清晰。
新和村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及时来更新党群服务中心公开栏、推出电子滚动播放屏等方式,对最新政策文件、村规民约等事项做公开。与此同时,利用村内大喇叭、广播站等传播途径,将群众关心关注的上级拨款、项目建设、党员发展等重点事项做及时播放。
退休干部、群众代表、到村工作大学生、网格员来自群众、贴近群众。新和村坚持用好这4支队伍,通过话家常、串门子等方式,将群众关切的事项传达到每家每户,做到“上门公开”。
新和村还将村内各种事项及时通过数字乡村网络站点平台、村民微信群等线上平台做公开,引导在外务工人员、流动党员实时了解并参与村内决策,保障群众知情权。
“每个月我们都会将党务、村务、财务在数字乡村平台上进行公示,并在主题党日上进行讨论,确保笔笔账目清楚明晰,接受群众监督。”梁怀明说,2024年,村“三务”情况在平台公开81次。
此外,新和村对标三泉镇有关要求,出台了本村党员积分管理办法,明确奖罚标准,以此调动党员积极性,鼓励其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乡村共治共享。
“90分以上的列为年度优秀党员,在评先评优、推荐‘两代表一委员’、村后备干部对象上第一先考虑”“积分连续两年排名在后10%的党员,村党组织与其开展谈话,评估其转化情况,并提出转化要求”……在党员先锋模范的带动下,新和村的基层治理工作加强完善,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良好局面。
“如今,我们村的基层减负工作进一步落地落实,大家有更多精力投身于乡村发展的具体工作中。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动员包村干部、到村工作大学生等多方力量,集众智、汇众力,打好基层治理‘精准牌’。”梁怀明说。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标注明确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上一个: 中国·陕西·咸阳:开启一段始于当下奔赴未来的数智辉煌
- 下一个: 谷城县襄峪中药材有限公司获得滚筒式蝉蜕清洗机专利提高了清洗作用 暂时没有数据